發布時間:2016-11-08 15:05:24 瀏覽次數:1475
【提要】4月份,國內粳稻市場呈現供大于求的格局,粳稻市場供應主要依賴政策性出庫和地儲輪換,成交情況總體清淡。秈稻價格保持穩定,市場新稻受青睞,新陳稻差價持續高位。
臨儲供應充足市場需求平淡
4月份,粳稻市場趨于平穩,臨儲粳稻與地方儲備輪換交易供應量充足,終端市場銷售轉淡等因素影響市場需求平淡。
4月份,相關部門共組織4次臨儲粳稻競價交易,累計投放粳稻604余萬噸,累計成交41.19萬噸,成交率6.82%。成交均價2013年粳稻在3100元/噸左右,2014年在3150元/噸左右。
從成交情況可以看出,當前市場上對粳稻的需求處于個平淡時期。導致這樣的主要原因:是市場中大米消費處于平穩時期,企業加工需求回歸平穩;二是占主要比例的2013年和2014年粳稻拍賣底價相對較高。2014年粳稻底價高出2012年粳稻250元/噸;三是各級儲備輪換正在完全開展,市場供應較前期有所增加,輪出的稻谷質量較好價格低廉,在定程度上能夠吸引企業的關注。
秈稻穩中有升 新陳價差明顯
4月份,秈稻價格穩中有升,特別是規模性收購過后,市場中新稻流通量急劇減少,盡管有儲備陳稻補充需求,但由于新、陳秈米口感相差較大,終端消費青睞新稻米,企業方面加大了新稻的采購,另方面弱化了對陳稻的采購,導致南方銷區市場新陳秈稻差價維持200~400元/噸的高位。
4月中旬,湘贛地區加工企業普通中晚秈稻收購價在2800~2900元/噸,較2月末上漲40~100元/噸;而質稻豐兩收購價3000元/噸,黃花粘收購價3200元/噸,較2月末上漲140~180元/噸;普通秈米漲幅較小,普通中晚秈米出廠價4100~4200元/噸,節后調整范圍在40~80元/噸;質稻大米出廠價為4600~4700元/噸,較2月末上漲了100~150元/噸。盡管產區加工企業出廠價均有不同幅度上調,但銷區糧油批發商為穩定銷售渠道,批發價格變化小于出廠價格。
由于對新稻需求較為旺盛,3月份開始,南方主產區秈稻新陳價差持續保持在較高水平。
江西地區2010~2012年產早秈稻成交價為2200~2300元/噸,廣東地區2012~2013年產早秈稻成交價在2400元/噸左右,與新稻價差仍保持在200~400元/噸左右。
銷區購需不旺 大米引進下降
4月份,銷區大米市場價格總體穩定,波動不大。宏觀經濟運行放緩、產業結構調整進入艱難時期等因素制約了銷區集團消費的總量,加之進入春季后氣溫持續上升、南方雨水增多,銷區大米經銷商采購、備貨積性明顯下降。預計后期,銷區大米將維持當前價格水平。
截至4月20日,早稻育秧接近尾聲,進度同比持平。全國季稻育秧已完成78.2%,其中西南地區、黑龍江、吉林育秧接近尾聲,遼寧已完成60%,內蒙古已完成35.1%,長江中下游地區已完成25.8%。
3月份,我國大米進出口貿易呈現引進增、出口減的態勢。海關數據顯示,3月份我國引進大米14.4萬噸,較上月增長7.63萬噸,較上年同期減少31.99%。3月份,我國出口大米0.45萬噸,較上月減少1.06萬噸,較上年同期增加44.27%。
綜上所述,隨著政策性稻谷的持續投放,國內粳稻市場行情趨于平穩狀態,由于供應量充足和補貼政策的發布,短期內難有急漲急跌的行情。隨著氣溫逐漸升高,且南方銷區將在5~6月先后進入梅雨季節,稻米保管難度屬于年之中高的時期,預計進入5月份后國內大米市場價格下滑的可能性較大。